拿下孟加拉,把云南拆分成两个省,通向印度就有了要害之地,然后就放开对印度的限制,吸引化外诸国进入印度,分割利益。

  说白了,就是用印度的利益,满足列国野心,让大明势力进入非洲。

  这是交换。

  姚夔指着斯里兰卡:“这里也重要,控制这里,就能在海路上控制南印度,老臣认为,印度南岸所有岛屿划给斯里兰卡,这样就对南印形成包围状,在这里建国,分封给一藩王。”

  朱祁钰眯着眼睛,他儿子们年纪太小,他又不打算将肥沃之地,分封给宗室。

  “陛下,皇子虽年幼,但可先派一重臣掌控,待皇子成年后,便可继藩。”

  姚夔担心皇帝要实控,立刻道:“这里距离京师几万里,一来一回就得一年时间,而且此地贫瘠,中枢没必要占据。”

  “姚卿,朕没说要占一个小岛。”

  朱祁钰道:“朕在想,哪个皇子适合。”

  一听皇帝确定分封,朝臣都松了口气,顿时议论起斯里兰卡的优劣,再商议皇子的性格。

  斯里兰卡距离大明很近,又不是王霸之基,放一个守成之主就行。

  关键是放一个霸主,只能去南印度半岛上打江山,甚至会威胁大明的缅甸。

  毗邻大明的第一圈,要放一群守成之主。

  这样就能做到拱卫大明的作用。

  第二圈,放一些有能力的藩王,第三圈就放开拓之主,放任他们去打万里江山。

  一旦有人调过头来侵吞藩王的领土,那么大明就会派兵平定他们。

  年富一锤定音:“老臣觉得七皇子最适合,七皇子能力虽有,但身体瘦弱,分封此地,就近华夏,若有意外,也可回国养病。”

  “若七皇子嫌弃斯里兰卡太小,从南印度割一块地,合并分封给七皇子便是。”

  七皇子就是朱见潮,能力中上,身体不好,放在近点的,万一没儿子,可从其他支脉中过继去一个。

  斯里兰卡有两个琼州那么大,着实太小,从南印分割出来一块,也可以。

  “你们觉得老七合适吗?”朱祁钰环顾群臣。

  主要老七岁数合适,老七今年十三岁,三到五年后就能去继藩,那时候大明估计清理完毕了,刚刚好。

  “臣等觉得合适。”朝臣商议一番,才拍板定下来。

  “那就老七了,斯里兰卡名字不好听,换个名字,从春秋国名当中挑一个。”

  春秋156个国家,历朝历代的王公爵位,都是从这156个字当中选的,甚至元朝以前的国名,也是从这156个字中选。

  “鄟国如何?”白圭道。

  朱祁钰凝眉:“鄟国?是被鲁国灭亡的那个鄟国吗?”

  “山东是齐鲁之地,鄟国在齐鲁之地上,这个斯里兰卡距离齐鲁也太远了吧?”

  朱祁钰觉得这个字不好,这种生僻字,不太友好。

  “那斯里兰卡有生丝,叫缯如何?缯国!”李秉道。https://cdn.y13398281206.com/apk/aidufree.apk 爱读免费小说app更新最快,无广告,陈年老书虫客服帮您找想看的书!

  “缯国,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国,亦作鄫国,陛下,册封七皇子为鄫王甚好。”耿九畴道。

  主要是寓意好。

  “那就封老七鄫王吧,等封国定下来甚好再正式册封。”朱祁钰道。

  既然说到了斯里兰卡。

  那就得派兵拿下此地,再慢慢经营成汉地,才能封给儿子。

  “派一个能将掌兵,今年冬天就发兵灭了斯里兰卡,占据此地。”朱祁钰想先一口吞进去,慢慢屠。

  年富却道:“陛下莫急,现在还不是出兵的时候,先吞孟加拉,再吞斯里兰卡。”

  朱祁钰凝眉:“朕能等,英王能等吗?”

  “陛下,英王区区夷王,又和大明跨越万里之遥,如何等不得!”

  年富道:“婆罗洲预计要在景泰二十五年,才能清理完毕,还要深度清理吕宋,还要扩大吕宋省的势力范围,可能要在景泰三十年才能彻底结束。”

  “老臣的意思是,先打三缅,控制缅地,再一点点向西扩张,总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吧。”

  朱祁钰就是着急,恨不得直接在地图上把一座城市给抹去,可打仗是要一点点的打。

  “那就再等等吧。”

  朱祁钰把信交给年富:“年卿,您给英王写回复吧。”

  “老臣遵旨。”年富不觉得棘手。

  华夏是有地缘优势的,四周没有强敌,不用顾及太多,能够一边搞建设,一边扩张。

  说完了信的事。

  朱祁钰又道:“诸卿看军报了吗?范广打了败仗。”

  范广太贪心了,穿过沙漠,在草原上和金帐汗国野战,结果被人切断了后路,两片沙漠中间的绿洲被切断,导致范广大败。

  “范广的目标错了。”

  “既然是想拿下费尔干纳盆地,就该和杨信合兵一处,极力拿下安延吉。”

  “而不是去草原上和金帐汗国的骑兵野战。”

  耿九畴开口:“如今进也不是,退也不是,陷入两难的窘境,这是战略上的失误。”

  一直没开口的朱英却道:“未必,如今金帐汗国在内乱,无数野心家崛起,范广想进去分一杯羹,也不算有错。”

  “一场小败,确实算不得什么。”

  耿九畴辩解道:“可你想过没有,大明在西边能部署多少战兵?”

  “以现在的运力计算,最多能供应二十万大军。”

  “这是在巴尔喀什湖附近打,能供养这些。”

  “如果再往西,最多能供养十万兵。”

  “有限的兵力,应该利益最大化,而不是看见哪里有好处,就去哪里咬!”

  “这是愚蠢的做法!”

  “这是西域,不是内地,内地大明能支撑几百万大军的用度,西域不行!”

  “十万大军,最划算的就是占据安延吉,打下苦盏,收口西域,而不是一味盲目的往西打,去捡所谓的利益。”

  “就算抢到了利益,大明也守不住、运不回来,抢来有什么用呢?”

  耿九畴认为这是战略上的重大失误。

  朱英没法辩解,败了就是败了。

  “耿尚书说的对。”

  “但范广是想开辟另一个战场,分担西域建设的压力。”

  李秉看得更远:“谈不上战略失败,损失几千人,大明损失得起。”

  “这不是损失多少的问题!”

  耿九畴面容严肃道:“战略上出现失误,不及时扭转过来,以后的失误会越来越大,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,这里面涉及了巨额物资和兵卒人命的大事。”

  朱祁钰凝眉,听着朝臣争论,缓缓开口问:“耿卿觉得该怎么处理?”

  “扭转战略,放弃向西开拓,转而兵力集中在费尔干纳盆地里,争取拿下盆地,封口西域。”

  耿九畴说完,朱英却冷笑道:“费尔干纳遍地是强兵。”

  “您也说了,大明的运力最多能支持二十万大军。”

  “而费尔干纳盆地里的大军,何止百万?”

  “大明进去,就陷入了一个大泥潭,进去容易,出来难。”

  耿九畴辩驳道:“那往西就好了?运力更跟不上,除了徒增伤亡外,还有什么好处?”

  朱祁钰摆摆手:“先别吵了。”

  “西域没有统帅,是三将各自为帅,各管一方,范广兵势往西,想攫取更多利益;杨信想进费尔干纳分一杯羹,都是分内事。”

  “胜败先不论。”

  “诸卿,谁能告诉朕,究竟该先打费尔干纳盆地?还是往西去征服更广阔的草原?”

  这话又引起争论,支持哪方的都有。

  “诸卿既然不知道,朕也不知道,那就做一做看看嘛。”

  “既然是探索未知的事情,付出点牺牲,在所难免的。”

  朱祁钰道:“西域还是维持原政策不变,自主决策,中枢不予置喙。”

  “但要申斥范广,不可再深入险境,拿精锐兵卒生命开玩笑,这些战兵是大明强大的根本,不许随便拿来做实验!”

  “可在当地征一批仆从军,再征三万索伦兵,一万蒙古都司精骑,再征三万虎尔哈人,合兵七万,支援西域。”

  朝臣翻个白眼,您这也太狠了吧?

  “陛下,索伦精锐不宜征兵过多,征一万就够了,从蒙古都司和虎尔哈人凑齐七万。”

  李秉更坏,索伦兵精锐,但人少,得省着点用,关键西域用不上这些精锐。

  虎尔哈人打不了硬仗,去消耗掉也无所谓。

  蒙古都司蒙人太多了,移过去的汉人太少,需要多多征走兵卒,减少蒙人数量。

  蒙古都司不够,就从热河、宁夏征一批补全。

  “再勒令朵思都司出兵一万,乌斯贜都司出兵五千。”

  羊毛一个别想跑。

  朱祁钰阴冷道:“去倭国征一万五千倭兵,凑齐十万,杨信、范广各领一半。”

  摆明了,皇帝要用鲜血,染红西出的路。

  大明运力是有限,但人多啊!能源源不断的往这边用兵,耗死他们。

  “勒令罐头厂,生产一大批铁罐头,保质期在三年以上的,给明军装备上。”

  耿九畴牙疼,铁罐头造价极高的。

  防腐剂也珍贵,那得用多少啊。

  “陛下,要装备多少个?”耿九畴小声问。

  “二十万。”

  噗!

  耿九畴闭上眼睛:“陛下,您看老臣这一身肉,值多少钱?您把老臣卖了吧!”

  “撂挑子?”朱祁钰不爽。

  “陛下呀,您一张嘴就是二十万个铁罐头,您知道造价吗?这一个铁罐头的造价,能买一个倭奴!能买三个印度奴!”

  “二十万个,咱们买六十万印度奴,杀了放血,把费尔干纳盆地变成血海,好不好啊?”

  耿九畴更不爽:“二十万个铁罐头,够几个人吃啊?吃几天啊?”

  “您直接用尸体把西边堆满了好不好!”

  朱祁钰摸了摸胡子:“让罐头厂报价降低点,中枢是大批量采购。”

  “打住吧您!”

  耿九畴道:“就说一个铁盒,出厂成本在三毛钱,肉呢?一盒肉也得三毛钱吧?防腐剂,得三毛钱吧?这就一块钱了!罐头厂成本呢,咱们少算点,也得三毛吧,一块二。”

  “一个铁罐头,成本就是一块二。”

  “让罐头厂不赚钱。”

  “中枢来转运,也不赚钱,不往远的说,就从长安转运到西域,成本别多算,一块五得有吧?”

  “成本两块七,一盒铁罐头。”

  “您让他们一顿饭吃三块钱?一条人命也不值三块钱啊!”

  朱祁钰蠕了蠕唇,确实有点高。

  本地生产的肉罐头,用玻璃瓶的,也得卖两块钱,陶罐的便宜,一块五六,水果罐头便宜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使用原网页打开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》最新章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