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的意思是,辽东打仗,不能影响山东、宣镇的清理。

  “陛下,当务之急是孔氏如何安置!”

  胡濙出班,道:“辽东一旦开战,孔氏就不能搬迁过去,绝不能将孔家置于敌人兵锋之下。”

  “老臣担心,喀喇沁会舍了辽东军镇,狩猎孔氏,届时朝堂如何向天下交代?”

  朱祁钰皱眉:“老太傅觉得呢?”

  “暂停搬迁,留在山东。”

  “不行!”朱祁钰断然道:“朕已经传旨给林聪了,勒令其快速搬迁,不许拖延!”

  朝臣算看出来了,皇帝迁居孔氏的决心。

  辽东真就那么好吗?

  苦寒之地,不能种粮食,有什么用呢?

  “陛下,辽东大军本就捉襟见肘,如何分心保护孔氏?”

  “咱们和鞑靼不是不死不休的局面。”

  “倘若孔氏出事,那就非得拼个你死我活了!”

  胡濙掷地有声道:“陛下,为了一家一姓,而让天下板荡,并不值当。”

  朝堂向来反对搬迁孔氏。

  辽东那块地皮实在太烂了,即便占据的是沈阳往南,气候温暖,但每年都要从南方转运粮食过去,养不了太多人口的。

  再往北,根本就种不了粮食,又是一片平原,种了粮食,也需要防备北方劫掠,需要征召大军护卫,又要花多少钱呢?

  说来说去,国家就是一笔经济账。

  “传旨盖州卫指挥使焦胜,划出一块地方来,暂时安置孔氏!”

  朱祁钰选择盖州,因为盖州是辽东核心,远离前线,又远离海盗。

  盖州卫指挥使焦胜,又是焦礼的兄长,焦礼人在京城,他不敢造次,可以放心。

  “陛下……”胡濙还想说。

  “好了,今天议的不是孔家,孔家人丁数万,死几个无伤大雅。”

  “骂名朕来担着。”

  “反正江南士子已经把朕形容成暴君、昏君了。”

  “再加一条罪名,加了也就加了,反正朕也没有好名声!”

  朱祁钰提起来就生气。

  他把厂卫派去江南,该抓的文人立刻消失了,厂卫在哪,这里的文人就消失,其他县城便传来激烈的骂名,厂卫再去又扑个空,每次都是。

  这口恶气,朱祁钰也得忍着。

  他的势力范围太小了,早晚巡幸南京,看他怎么折磨江南士绅!

  “诸卿,辽东战事在即,朕不想节外生枝。”

  “但是,别逼朕。”

  “把朕逼急了,就强征江南丁口填充山东!”

  “谁不来,便杀光!”

  朱祁钰眸中寒光闪烁:“这口气,朕忍了,这骂名,朕背了!又能如何?”

  “臣等万死!”朝臣跪在地上高呼有罪。

  “都起来吧,跟尔等无关。”

  朱祁钰叹了口气:“接着议吧,辽东的情况,虽然暂时只是李贤的猜测,但朝堂应该未雨绸缪。”

  胡濙欲言又止,终究化作一声长叹。

  他也改不了陛下的决心。

  “陛下,微臣以为令于太保快速北上,防备辽东。”白圭高声道。

  “山东还未清理完毕,每天都有官吏解送入京,如何半途而废?既然做了,就要一做到底!”朱祁钰目光阴鸷。

  “可辽东终究重要啊。”白圭道。

  朱祁钰不理他,看向耿九畴:“可有联系女真人?”

  “陛下,微臣担心,女真会趁机劫掠辽东!”

  耿九畴直言不讳:“微臣和鸿胪寺,派去了两拨使者。”

  “女真那边语焉不详,只说要扩大抚顺马市,并不承诺出兵。”

  “显然是想两头讨好。”

  “倘若女真人不可靠,微臣也担心兀良哈也会趁机劫掠大明!赚取便宜!”

  朱祁钰皱眉冷笑:“之前朕压根就没把兀良哈当成个玩意儿,他们还敢劫掠?”

  “不过,不可不防!”

  “靠别人,终究靠不上,还得靠咱们自己!”

  “大明得靠自己来守!”

  “于谦北上,谁能接替他犁清山东呢?”

  朱祁钰看向朝臣。

  “陛下,京师军队不多,不能再抽调了。”胡濙担心皇帝继续派军队出京。

  朱祁钰立刻明白胡濙的意思,想调河南备操军。

  可河南备操军,是为了震慑京师、威震南方用的,不能轻易调动。

  而且,他诏天下诸王入京,也需要备操军威慑。

  议论半天,也没议出个头尾。

  “老太傅,张固的团营,在京中无所事事,不如调出京吧。”朱祁钰立刻将矛头指向文官的军队。

  让文官掌一支万人军队,一是安文人之心;二是制衡勋臣。

  文武制衡,他这个皇位才能稳固。

  胡濙脸色一变,有一万人军队在手,文臣尚且被皇帝压制成这样,若没了军队,他们还有活路吗?

  “陛下,张固的团营尚未发下武器,也未操练,如何上阵啊?”

  张凤站出来,直言不讳:“微臣以为,只能调动河南备操军,陛下可令备操军屯守京营,再令白眊、背嵬二军去山东,接替于太保。”

  文臣退让一步,调备操军入京。

  皇帝不是要抓天下兵权嘛,干脆把备操军调到眼皮子底下,抓住将领的心。

  胡濙瞪了他一眼,你可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啊。

  皇帝要犁清天下,完全掌握天下人心,大家心知肚明。

  你却在山东、宣镇、河套未平之时,硬往皇帝手里塞个河南,想撑死皇帝,这是阳谋。

  朱祁钰深深地看了他一眼。

  “备操军暂时不能动!”

  朱祁钰自然看出张凤的心思,朕吞了饵,不上钩,伱们又能如何?

  “天下诸王入京,是关键时刻,河南位处天下正中,备操军用来挟制天下,不能轻举妄动。”

  “通州的运粮军也不能动!”

  “不过边镇一点小战事,没必要弄得人心惶惶。”

  “干脆,把白眊、背嵬二军调出京,京师以九门提督府守备即可,朝中尚有侍卫军、养马军、再加上张固手上的人,足够守备京师了。”

  朱祁钰要等天下诸王入京,再调河南备操军入驻京营,以大军镇压天下诸王!

  “陛下,京师不足十万人守卫,已经十分空虚了!”

  胡濙跪下道:“若是再调走三万,区区五万人,如何镇守京师?陛下莫要忘了,瓦剌虽然往西走,却未尝不可能南下,威胁京师。”

  “让九门提督府招募兵卒!”

  胡濙刚想劝,朱祁钰却挥挥手:“于谦率领的军队,朕不打算令其回京了,陈辅率领的团营,留下镇守山东,也不调回来了。”

  “京中本就空虚,扩大九门提督府势在必行。”

  “干脆,趁机招募兵卒,投入训练,及早形成战斗力!”

  果然!

  皇帝把于谦派出去,就没打算让于谦带兵回来!

  以于谦手下的京营为核心,在辽东征募十万大军,为四平城守备,成为鞑靼、女真、兀良哈的沙包。网站公告:亲爱的读者朋友们!如果您觉得本站还好,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,请下载爱读免费小app。下载地址:https://cdn.y13398281206.com/apk/aidufree.apk

  等辽东平定后,一道圣旨,就把于谦诏回来。

  于谦苦心经营的军势,被皇帝削得干干净净。

  倘若于谦不想回京,只能在四平城造反,而四平城住着谁?那是孔家啊,孔家敢参与造反吗?

  用孔家制衡于谦,一般人想都不敢想。

  皇帝这步棋,走的妙啊!

  从把于谦踢出京那一刻起,就开始布局了,于谦自以为得到了兵权,并且死死攥着兵权不肯撒手。

  其实,那就是个坑!

  跳进去,名声丢了,身后名没了,甚至连权力都可能丢失。

  想爬出来,要么乖乖当皇帝的狗,要么背负骂名去死。

  这一瞬,胡濙莫名害怕了。

  最让他恐惧的是,他儿子胡豅,手持天子剑,立于于谦身侧。

  只要于谦稍有不臣之心,那天子剑就会斩下来,于谦的大好头颅,成为他儿子胡豅的晋身之资。

  胡豅代表的不是皇帝,而是他胡濙啊。

  朝中两大中流砥柱,其实在胡豅被派出京城的时候,就彻底撕破了脸。

  可怕的是,胡濙和于谦都没意识到。

  其实,从于谦出京的那一刻起,文臣就没有胜利的机会了!

  皇帝看似暴戾,看似勤政爱民,其实都是他的伪装罢了,他所做的一切,都是为了牢牢攥住皇权。

  “老太傅,可有异议?”朱祁钰忽然问。

  胡濙打了个哆嗦。

  他慢慢低下了头,慢慢跪在地上,声音苍老而又无奈:“陛下圣明,老臣没有异议。”

  朝臣都懵了,胡濙怎么忽然又软了呢?

  “好,军机处下圣旨,令九门提督府扩征五万兵丁,多多招募良家子!”

  招募匪类,是迫于无奈。

  军队战阵,以配合为主,而非靠个人勇武,良家子是有产阶级,有家有业,这样的人才不会临阵叛逃。

  朱祁钰看了眼胡濙,嘴角翘起。

  也就你心中尚有一丝希冀罢了,你和于谦加在一起,也制衡不了朕了!

  于谦是有兵权,是有威望,可当他回京的时候,却是孑然一身。

  否则,朕不会允准他回京的。

  “背嵬军一直是陈友、毛胜、任礼几个老将管着,没有总兵,这次出征,需要设总兵了,朕打算让项忠做背嵬军总兵!”

  谁也没想到,皇帝会给文臣权力。

  但胡濙却看得清楚,皇帝不用老将,是提拔新贵,用新人替代老人。

  至于提拔文臣,你就别想多了,等着项忠立下战功,就是封爵之时。

  还有一点,就是用方瑛、项忠,制衡于谦。

  再往深了想,何尝不是在拆分方瑛和李震呢?

  皇帝的心思,深着呢。

  “陛下圣明!”群臣叩拜。

  “张固的团营,现在只有一万人,直接招满,朕赐下军号,解烦,以后便自称解烦军!”

  朱祁钰写下两个大字,赐给张固。

  总要给朝臣些甜头。

  但是,这解烦军是东吴的军队,在历史上名声很小,可见皇帝对它的期待之低。

  “微臣谢陛下天恩!”张固跪在地上,兵权变大,总是好事嘛。

  但胡濙、张凤等人却丝毫不开心。

  “解烦军征满后,入驻京营营盘。”朱祁钰又一脚,把解烦军踢走了。

  张固脸上的喜悦凝固:“微臣遵旨!”

  朱祁钰直接传旨,让白眊、背嵬两军,整肃军中,三日后开拔入山东。

  “诸卿,这是耿裕编纂的蝗灾书,你们看看如何?”朱祁钰让太监发书给他们。

  刚刚入朝的年富,担任吏部右侍郎。

  登时笑了起来:“耿主事颇有趣味,竟用这种方式画出来的,倒是一针见血。”

  “就是缺了些文采。”俞山笑道。

  “这是陛下的方法,可令不识字的农户看得明白,这蝗灾书,本就是警示百姓的,百姓看得懂便好。”耿九畴高声道。

  朝堂上顿时一片山呼万岁。

  俞山就尴尬了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使用原网页打开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》最新章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