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国,江都。

  朱佑榷兄弟传圣旨,并送上老皇帝亲笔密信。

  许王朱见浙是唐皇后嫡次子,是朱佑榷的亲叔叔,可朱见浙对亲侄子的态度,还不如伊王。

  说实话,许国的地理不好不坏

  刚建立封国时,主要国土位于印度大沙漠四周,沙漠里全是无人区,而沙漠之外,又群山林立,全是低矮高原型地形。

  这地方,本来是印度西北方的天然壁垒,许国横亘在这里。

  随着消灭中亚诸多汗国,许国又得到整个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南方地盘,国土面积暴增到一百多万平方公里。

  一下子富饶了几百倍,因为印度河流域啊。

  现在的许国,包括整个巴基,喀布尔以南,外加印度大沙漠,面积辽阔。

  改道狮泉河的时候,就讨论过印度河水会变少的问题,会影响印度河流域的生态,影响产粮。

  整个印度河流域,就在许国。

  发源于乌斯贜狮泉河,流到印度,就叫印度河了。

  叫印度河的地方,现在也不在印度,在铁子境内。

  别人不知道的是,这样一个荒漠型的国家,其实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、玉米出口国。

  像魏国、伊国,甚至大明都需要进口许国的粮食。

  帕米尔将军府,所有粮食来源,全从许国购买,可想而知许国有多么多的粮食。

  本来,许国建都于印度河大平原之上,是在景泰五十八年迁都至此。

  因为许国想摆脱农业国,向工业国迈进,并主动引进重污染企业进入许国。

  许国主要生产纸张、皮制品等,以前提供原材料,运去大明生产,这几年大明产业链向外转移,他们成为大明皮鞋的主要进口源头,已经快成为世界皮鞋之都了。

  立国近三十年,许国总人口1.4亿,汉人1亿,本地土著约3000万,阿富汗人700万,少数族裔三百万左右,有波斯人、中亚人、印度人、欧罗巴人等等。

  近几年,许国鼓励生育,人口翻倍似的增长。

  正常来说,狮泉河改道后,印度河流域应该衰落下来,但勤劳的汉人来到了这片土地上,许国从上到下搞灌溉工程,对印度河水进行了治理。

  朱见浙用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,投资几千万,治理印度河。

  让本就富庶的平原,更加繁荣。

  土著纯属靠天吃饭,也不治理也不管理,随便撒几粒种子就能吃饱饭,妥妥的天选之地。

  而狮泉河截流后,土著出现了历史第一次大灾荒。

  汉人来到这里后,都骂土人,汉地那么烂贫瘠成了什么样子啊,大明照样干成天朝上国。

  这地方,换汉人来种,能种出個世界强国。

  上天是很公平的,给了一个人金锄头,就会让他变得懒惰,而给另一个人一块烂地,就会赐予他相应的勤劳。

  许国立国后,对印度河流域进行规范化治理。

  并大量种植树木,保护水土。

  从秦汉开始,汉人就懂得保护水土,若按照土著种地的方式,几百年就能全种成沙漠。

  朱见浙在诸多皇子中,并不出色。

  但他有一份大毅力。

  和他大哥朱见淇很像,有韧劲儿,有耐心,愿意等。

  许国从进口粮食国家,变成出口粮食大国,全靠干出来的,一点点改造出来的,一粒一粒粮食种出来的。

  狮泉河改道是大明国策,绝不会动摇。

  许国必须接受印度河被截流命运,必须得想办法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,修建大坝储存淡水资源,人工二次分配水资源。

  朱见浙上疏皇帝,皇帝将治水司官员派来许国。

  想方设法的利用水资源。

  最终再次造就了印度河流域的腾飞,粮食亩产量逐渐暴增,景泰五十七年时,正式成为粮食出口国,而且越出口越多。

  对于正在沙化地区,正在持续不断的种树。

  种树这东西,不是一口气种一百万棵就可以的,是要根据土地承载力,计算出最大容树量,好好养护的同时,再慢慢地逐年增加。

  不然树种多了,反而会造成荒漠化。

  治理环境靠的是一个长劲儿,是个慢活儿。

  朱见浙能力在诸皇子中排不上号,却很有长劲儿,这些年总计种树造林几百万亩,荒漠正在减少,人口正在增多。

  人口增多,也不能损坏自然环境,明人和外夷不一样,明人对自己的土地都是非常非常珍视的,一点地甚至一粒土都舍不得浪费。

  人口多可不意味着许国会成为霸主国。

  按理说,许国有人口有地形,是有称霸资本的。

  其实不能。

  许国这地方,论地形,干不过隋国,隋国跟战国时的秦国差不多,占据函谷,我开心就出来抢劫,抢完了咱就跑,谁也打不着我。

  这就是隋国敢四处叫号的原因。

  奥斯曼也是这个地形,平头哥这么猖狂,因为地形优越性。

  许国不行,攻打许国,只要打通了山脉,就一马平川大平原了,就像华北平原似的,那就是个跑马地。

  至于人口,去宁国会吓你一跳。

  印度五王里,许国人口不是最多的,甚至还排名倒数,根本没法称霸。

  朱见浙也没有称霸的野心。

  他喜欢搞建设。

  他还是个设计师,这座新都城江都,一草一木,每一条街道的建设,都是他亲手设计的。

  整个许国,是藩国里第一个铺设高速路的国家,也是第一个铺设铁路的国家。

  朱见浙很喜欢搞建设,近几年新建的城市,都是他亲自设计的。

  他继藩的时候,老皇帝把蒯祥的图纸给他带着,让他按着图纸建设,刚开始他还用的,后来他发现那些图纸有很多弊端,还有些错误,他就一一修改。

  改着改着,发现还是自己建设比较爽。

  他就开始了建设生涯。

  他设计的第一座城市,是和宁国边境城市拉合尔,他起名叫许王城,从那之后,他就迷上了建设。

  铺设沥青路,许国是贫油国家,但隋国、卫国、英国遍地是石油啊,距离近邮费便宜,他就大量进口石油。

  后来大明开放了铁路技术,许国第一个建设铁路。

  在景泰六十年时,他竟然开始搞铁路出口了。

  一些小藩国也想修铁路,但没钱修,大明也看不上这种小订单,许国就承担下来,钱由大明出。

  修得还很好呢,技术可圈可点。

  铁路线路,全是朱见浙一手规划的。

  甚至,从塔什干-杜尚别-喀布尔-江都铁路,也是他一手规划的,这条路的起始点,还建设许王的石碑做纪念呢。

  有这样一个爱搞建设的国王,许国国民是幸福的。

  这些基础建设,是利国利民的工程。

  一个伟大的帝王,做出丰功伟绩,却苦了当代人,像许王这样不声不响搞建设的帝王,在史书里其貌不扬,而活在当代的人,却是最幸福的人。

  他们享受着基建带来的便利生活,享受着许国的福利政策,还不用参与战争,没有沉重的徭役,只要关起门做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。

  朱佑榷在许国最大的感受是,慢。

  慢生活,是许国的主基调。

  许国不参与争霸,未来也不会争霸。

  朱见浙的太子,也是个基建狂魔,他还会木工、瓦工等很多建筑手艺,他最喜欢的是皇爷爷的,他爱不释手,未来他也打算写一本以鲁班为原型的。

  未来的许国百姓更有福气。

  但许国也不是没有弊端的。

  作为印度西边大国,独霸印度河流域的大国,不是你不想争霸,就能不争霸的。

  许国地理位置就决定了,这是诸国争霸必须要经过的走廊型国家。

  隋国想称霸,不先收拾你,就无法争霸。

  魏国想争霸,许国是首当其冲,第一个就要独面魏国的巨大压力。

  真说朱见浙没有野心。

  鬼才信呢。

  看看皇帝给他的封号,许啊,历史上是有王朝的,赐这种封号的,都是争霸国,证明老皇帝很看好这个儿子,更看好这个国家的地理环境。

  西印这块,恰恰是最能争霸的地方。

  不缺粮有战略纵深,这就是称霸的本钱,还有地缘优势,和各国接壤,可贸易可争霸。

  恰恰也是金角银边草肚皮,就等于大明争霸,你占据了河南,那不是四处受气的地形嘛。

  朱见浙聪明就在这里,他懂得忍,他懂得装弱。

  当初征萨法维汗国时,许国可是出头鸟,他可没少从伊国手上抢地盘,便宜吞进去,又装起了人畜无害的乖宝宝。

  也就伊国这个受气包,挡着隋国,不然隋国和许国早就开战了。

  再看看老皇帝在这里的布局。

  三个大国,中间夹着伊国。

  伊国就成为三国的缓冲带。

  许国甚至还在想,将喀布尔附近划出几个藩国,将自己的儿子封出去,做和魏国的缓冲带。

  但这仅存在于朱见浙的想象之中,其实以许国的国力,不太惧怕魏国。

  魏国是大,是厉害,但许国照样能靠地形周旋,魏国讨不到便宜的。

  去年魏国主动让步,将土库曼的东半边,送给了许国。

  许国领土面积增长。

  但是,问题也随之而来,这就是个坑。

  以前许国在喀布尔以南,赫尔曼德河是两国交界线,可是呢,得到了土库曼,就得从魏国买一块通道,连接那块土地。

  这就给戍卫增加了巨大难度。

  以前守住大河就行了,这回在河对岸有了领土,过河去守,就漏洞百出了。

  可不要吧,许国还不甘心,多大一块土地呀,再烂也是国土啊,慢慢治理便是。

  其实当年分封的时候,老皇帝就摆了他一道。

  如果以印度大沙漠和晋国分离,那么许国和晋国,就没有领土纠纷了,可老皇帝坏呀,现在的国都江都,就在印度大沙漠往南,距离晋国更近。网站公告:亲爱的读者朋友们!如果您觉得本站还好,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,请下载爱读免费小app。下载地址:https://cdn.y13398281206.com/apk/aidufree.apk

  若是为了近海,可以迁都去阿拉伯海边上去,但这里土地荒漠化严重,无法承担巨大工厂所需要的一切。

  想办工业,就得近海。

  只能往卡奇湾上办,地形决定了,许国只能开发这块土地,而这里,恰恰和晋国很近,晋国只要过来抢,就鸡飞蛋打了。

  朱见浙迁都过来,就是证明许国办工业的决心,也证明许国没有争霸的野心。

  但真没有吗?

  如果没有,他就不会要土库曼那块烂地,如果没有,他就不会冒着巨大的风险,把国都迁过来。

  甚至现在,朝野上下都还说把国都迁回去,把江都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使用原网页打开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大明景泰:朕就是千古仁君》最新章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