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铳厂。

  朱标带着一群人,行走在宽敞的砖瓦木顶厂房内。

  厂房宽十米,厂几乎一百米,中间是人行以及运送物料的通道,通道两侧,各有两排立式脚踏机床。

  机床数,足足两千架,同时有四千,隶属匠作监的匠人在加工火铳管。

  一座座预热的小炉子,哪怕是临近春节的腊月时节。

  整个厂房内,四周宽大的窗户通着风,依旧热浪滚滚。

  一个个匠人,穿着去掉袖子的内衬,光着结实黝黑,宽大的膀子,奋力加工铳管。

  朱标指着匠人用布包在头顶,大大的发包,“用这种方式包起头发,后面再没发生什么事故吧?”

  这两年,就因为匠人不注意,头发被旁边的预热炉点燃,或者一个机床两个人配合,负责蹬脚踏板的,将负责加工火铳之人的头发卷入机床中,造成的事故就不少。

  虽然都没闹出人命。

  可最初一年,老四派回负责技术指导的匠人离开后。

  这样的事故就几乎每天都有,以至于,匠人们都有些畏畏缩缩。

  而且,频繁的人员受伤,也十分影响火铳制造进度。

  朝廷有百万精锐,父皇要力争在三四年内完成全面整编。

  就算火炮可以慢一点配置。

  火铳每年需求量就高达二三十万支。

  自火铳厂建立以来。

  产量就一直无法满足需求。

  到目前为止,京营二十万精锐,也只完成了十五万整编!

  反观老四帮老二、老三他们编练藩王卫。

  到目前为止,老五的藩王卫据说都编练完成了。

  总共编练了十万新军!

  在老二、老三他们编练成后,蓝玉、沐英他们代表朝廷去点检回来说,老四可能是为了给朝廷留面子。

  所以有意控制了编练藩王卫的速度。

  并且还拿回几支燕藩制作的火铳。

  无论是做工精美度,还是质量,都比金陵火铳厂强很多。

  蓝玉曾提出,金陵火铳厂的产能既然无法满足编练新军的需求。

  是不是可以向老四燕藩购买。

  价格低廉,质量又高。

  他当时也心动了。

  他和蓝玉为首的军中将领一样,都想尽快完成百万精锐整编。

  反正,大明现在不缺钱。

  这几年,恐怕是朝廷立国以来,最好的几年。

  整个大明境内,乡土村社建成度达到四成,百姓渐渐富裕。

  又加全面放开海贸。

  河北、山东江浙等地的海商,虽然没有可以远航的大船,但利益驱使下,驾驶小船,往来于高丽、倭国。

  尤其是倭国。

  据说,现在整个倭国都杀疯了。

  老四支持的五个倭人在倭国搞乡土村社、雇工身股制受到倭国精英层的尖锐反击。

  视为异端。

  打入五个倭人统治范围后,凡事搞乡土村社的普通倭人百姓,也被视为异端,统统杀了。

  对方似乎秉承着,解决不了问题,就解决制造问题之人的理念。

  誓要通过肉体消灭的方式,彻底产出乡土村社、雇工身股制这套理念。

  而以大野五郎为首的五个倭人也争锋相对。

  打出去,凡事精英层全都杀了!

  据说,搞得十分极端,完全丧失了中庸之道。

  倭国的情况,也无疑验证了他推行乡土村社,而明面上否定雇工身股制的决定是正确的。

  倭国的战乱,导致倭国需要各种各样的物资。

  于是,倭国的白银、黄金大量涌入朝廷。

  同时还有老四燕藩流入的金币、银币,促使朝廷国库充盈。

  仅仅一年多时间。

  朝廷已经由过去,每年几乎收支平衡,或者略有结余,变成今年节余五百万两白银!

  所以,朝廷完全有能力支撑外购火铳、火炮,编练新军。

  可这个提议刚被蓝玉等人,在朝堂提出来。

  就被已经开始参政的雄英断然否决了。

  雄英当时当着父皇、他以及满朝文武是这样说的:朝廷的成本虽然高,火铳精美度以及质量是差了点,但并不影响正常使用寿命,如果向四叔购买火铳、火炮,我们就达不到训练工匠的目的。

  对于雄英的建言,父皇表现的极为高兴。

  事后,他询问父皇,才得知,老四已经预知了大明工业,发展会缓慢。

  但老四向父皇建议。

  只要保证工厂的收支平衡,控制好贪污腐败就可以,通过这种方式,培养工人。

  他问父皇,老四从什么原因,判定朝廷工业发展一定会缓慢?

  父皇只说了一句话:陈腐的风气!官僚风气、尊卑贵贱风气……

  他这次来工业区视察,就是想好好搞清楚,到底什么制约了朝廷工业的发展。

  可貌似吕兆等人也干的不错,并没有一味守旧,也在积极寻找办法变通啊。

  就比如这头发。

  以前散在背后,现在不也变通了吗?

  ……

  吕兆并不知,短短瞬间,朱标想了多少事情,邀功道:“太子爷,自从上次允炆来观摩,提出这个办法后,就再也没有受伤事故发生。”

  朱标闻言,惊讶看向跟在身后的朱允炆。

  众人全都齐齐看着朱允炆。

  蓝玉微微皱眉。

  朱允炆文质彬彬作揖道:“父亲,孩儿就是随意提了点意见,没想到真的发挥了一点作用……”

  其实,这不是他想出来的。

  是不久前,他来这里观摩。

  发现有一个老匠人用毛巾包着头,他询问才知道目的。

  然后指派舅舅试着推广一下,看看到底管不管用。

  当时的目的很简单。

  就是想让金陵工业区变得更强大。

  一定要追赶、超越、狠狠碾压燕藩。

  可没想到,舅舅把别人的功劳给了他。

  不过,确实有他的功劳。

  大哥刚刚不久前,因为坚持自造培养工人,得到皇祖父夸赞。

  他也想让父亲赞赏。

  ……

  “允炆,这件事你办的不错。”朱标含笑表扬一句,转身继续参观。

  雄英带着杨荣,时不时询问工匠,渐渐落在后面。

  某刻。

  杨荣看到朱允炆跟在朱标身边,时不时有说有笑的一幕,微微皱眉,拉了拉正在和工匠攀谈的雄英。

  雄英结束与匠人的攀谈,起身,边走边问:“师兄,你怎么了?”

  “太孙真相信,发包这个想法是允炆殿下想出来的?他都没有深入一线亲自干活,他能想到?而且,类似发包这种修修补补的办法,真的能对咱们大明的工业环境,产生突破性促进作用?”

  朱允炆特别会讨太子欢心。

  太子属于那种中庸温文尔雅之人。

  他注意到,这一年多,朱允炆似乎有意在模仿太子。

  他无法判断,这到底是朱允炆自己的主意,还是有人在背后教朱允炆。

  ……

  雄英看着杨荣虽然担忧,却十分沉稳的神色,不由笑了,拍了拍杨荣肩膀,“师兄,我知道你担心什么。”

  雄英没有继续谈论关于朱允炆和朱标的事情,只是向杨荣豁达表明,他都知道。

  转而说道:“其实,我也不喜欢这种类似发包,修修补补的办法,原本,我想着,巨大不便中,最终促使人们放下,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老观念,主动剪发,可我没想到……”

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!

  类似这种,束缚大明发展的传统老观念还有很多很多。

  这一道道枷锁,如果不冲破,大明的工业发展,就永远不可能提速和活跃。

  “其实,问题都摆在那儿,吕兆为首的管理层,除了皇祖父、父亲视察时,会来一线,平日里,他们几乎天天坐在官房喝茶,下面人做出功劳了,他们抢着往自己头上按,这种情况,匠人们如何能有积极性?”

  这就是典型的官僚风气。

  虽然父亲还没看出来。

  可皇祖父已经知道了。

  但能有什么办法?

  几千年的官僚风气,如果不全面推行乡土村社、雇工身股制,全面提升各行各业百姓的经济、社会、政治地位。

  永远没办法遏制官僚风气。

  四叔说过,天下各种力量讲究一个平衡、势均力敌才行。

  只有百姓的力量增加,才能有效遏制官僚风气。

  否则,除非换一个真正的好官能官,才能办好金陵工业区。

  可用四叔的话说。

  天下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庸的,同理,绝大多数官员也是平庸的。

  真正的好官能官,太少了!

  总不能,把左相、伯温先生放在金陵工业区,搞工业吧?

  ……爱读免费小说app无广告、更新最快。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:https://cdn.y13398281206.com/apk/aidufree.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

  雄英看着朱标已经走出火铳厂,收敛思绪,“走吧。”

  一个时辰后。

  朱标走出金陵工业区。

  看着殷勤送他们出来的吕兆,叮嘱道:“看得出,伱也用心了,不过,不要总是坐在官房内,咱们都去鸡笼屿工业区看过,你们难道没有发现,鸡笼屿工业区的管事之人,都天天在一线吗?”

  “辉祖和老四他们当时搞乡土村社,还天天深入农村调研呢……”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使用原网页打开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》最新章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