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阑客散,人去楼空。

  四个女人谈兴正浓,聊个不停,三个男人也意犹未尽,最后一商量,打包了几道凉菜,回去继续。

  四家人三辆车,浩浩荡荡的回了教职工家属院。

  多贪了几杯,老爷子有点犯困,和老太太先上了楼,剩下的人则到了李如英这边。

  八十多平的三居室,稍显逼仄,装修很普通,简单而又雅致。

  几家人关系不错,经常走动,春节聚过,三八的时候也聚过,五一之前,许汝才还来给大哥送过牛肉。

  算一算,也就隔了三个月,但甫一进门,就感觉有点不一样了。

  观察了好一会,他才发现客厅里多了一架多宝格,上面摆着几样瓶瓶罐罐和木雕,看着都挺旧。

  书房的门敞开着,里面的小床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一座书柜。

  仔细再看,全是线装本,不像是新书。

  大哥好看书,也喜欢书法,偶尔的时候还会画两张,比他这个老师出身的更像文化人。

  但从来不研究古玩之类的东西。

  不是不喜欢,而是老爷子不让:就像三哥,好好的放着旅游局的工作不干,跟人倒腾物件,结果给自个倒腾了二十年。

  当时,老丈人差点没厥过去。

  自那以后,古玩这两个字就成了家里的禁忌……

  许汝才眯着眼瞅了瞅:“大哥,我怎么看着,像是《二十三史》?”

  “你说书?”

  李如英回过头,“没有《明史》,只有二十二史!”

  《二十二史》……岂不就是明刻本?

  许汝才的眼皮“噌噌”的跳。

  他确实不怎么懂古玩,但师范读的就是文史,出来后还教了几年书,怎么可能不知道明刻本意味着什么?

  不说内刻(内务府)、司刻(司礼监),即便是监刻(国子监),一套也要上百万。如果保存的好,两三百万也不一定。

  “从哪弄来的?”

  李如英正在泡茶,漫不经心:“李定安弄的,好像是从南昌!”

  李定安?

  他哪有钱弄这样玩意?

  下意识的,许汝才想到了桃符:肯定是于徽音送的……

  “大哥,能不能看看?”

  “书就是用来看的,不看放着干嘛?随便看……”

  许汝才吁了一口气,进了书房。

  看妹夫神情不对,李如阳也跟了进去。

  “怎么了?”

  “古籍!”

  许汝才指了指书架上的史书,“一本五六万!”

  “多少?”

  李如阳还以为自己听错了,看到妹夫重重点头,他顿时一个激灵。

  二十多本,不就是一百多万?

  大哥肯定没这么多钱,既便有,大伯大妈加大嫂,也不会让他这么糟蹋。网站公告:亲爱的读者朋友们!如果您觉得本站还好,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,请下载爱读免费小app。下载地址:https://cdn.y13398281206.com/apk/aidufree.apk

  至于李定安……更不可能。

  又没上班,还在读研究生,一年反倒要问家里要十好几万。

  几乎是心有灵犀,李如阳本能的想到了净板,又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于徽音:准儿媳妇送的,再没有第二种可能……

  正转着念头,许汝才又吸了口凉气:大明藩王府刻,而且是南昌宁王刻本。

  所谓的藩刻,指的是供王府子弟学习和阅览的书籍,比起监刻和地方刻本,校勘更加仔细、纸墨更加讲究、刻印更加精良,可与供京城皇室子弟的内刻媲美。

  关键的是,还是只传了四代的南昌宁王藩刻,更是少之又少。

  换句话说,这一套史书已经不是百多万,至少要翻两三番,最低也要四五百万……

  看妹夫比了剪刀手,李如阳的头发都竖了起来:这还能是两百?

  肯定比之前说的五六万要高,不然许汝才就不会倒抽凉气。

  所以,二十万?

  二十本呢?

  自己不吃不喝干到死,也挣不到这么多……

  心脏“咚咚咚”的跳,他刚想问李如英: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?

  话都到了嘴边,他猝然醒悟:要说家里谁最有学问,当然是老大。连妹夫都认识这东西,何况大哥?

  好家伙,你儿媳家开矿的吗,一送就是京城的一套房?

  恰好,李如英端了茶过来,看到两人呆若木鸡,他轻轻一叹:“过来喝茶!”

  “好的大哥……”

  两人木然转身,出了书房。

  李如英又拿过两盒烟,撕开了锡纸,许汝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或使用原网页打开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第一时间更新《直播鉴宝,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?》最新章节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+